早上六點,睡眼惺忪地從抵達清奈的夜車裡爬了出來,不耐煩地在街上找了廉價旅店後,跳上公車前往今天的目的地,瑪哈巴利普蘭。
瑪哈巴利普蘭,位於南印大城清奈南邊的海岸村莊,距離少年Pi的印度拍攝點Pondicherry也不過一小段距離。
趴靠在公車窗口發呆,遠遠的就看到有個抱著孫子的老人賣力地向公車揮手,一附等公車等很久的樣子。
然而司機完全沒有停車的意思,毫不減速的經過老人的身邊。
「碰」的一聲,老人無奈地拍了公車一下表示抗議,司機則若無其事得加速離開。
下了公車旁邊就是公園,「黑天的奶油球」以一個完全不符合物理學定律的姿態,突兀的矗立在斜坡上。
據說印度政府曾派出數頭大象協力推拉,試圖測試奶油球的穩固性。
看到它如今仍矗立在斜坡上,就知道這看似不平衡的狀態其實很平穩的。
身旁的印度婦女悠然自得的帶著兩位小男孩在巨石下野餐,看得我也想試試。
壓低身子往奶油石底部爬去,移動到石頭底部時,心理還是毛毛的,深怕石頭一動,粉身碎骨。
海岸神廟,瑪哈巴利普蘭的另一個旅遊景點,是古時崇拜濕婆神的印度教神廟。
沿著海岸建造的神廟十分少見,經過數百年的潮汐變化後,還能倖存更是難能可貴。
雙峰矗立的土色神廟,看上去與卡修拉荷性廟有幾分神似。
沒想到走近一看,神廟周圍圍了幾個印度工人,用泥漿混凝土不斷塗抹著神廟邊緣。
仔細一問,原來是神廟受不了海風不斷地侵蝕磨損,現在只能靠人工維護避免崩壞,周圍的防風林也是用來保護神廟本體的。
這感覺就跟看到「台灣女王頭」搖搖欲墜的感覺相似,美麗中總帶點遺憾,世上的產物終究難逃過大自然的力量。
離開時透過鐵絲網看到南印度漁民風情,可惜沒時間細完南印度,希望下回能去科欽看看。
2012 @ Mahabalipuram ,India